close

中道



 


 


 


有一個學僧到法堂請示禪師道:「禪師!我常常打坐,時時唸經、早起早睡、心無雜念,自忖在您座下沒有一個人比我更用功了,為什麼就是無法開悟?」


禪師拿了一個葫蘆、一把粗鹽,交給學僧說道:「你去將葫蘆裝滿水,再把鹽倒進去,使它立刻溶化,你就會開悟了!」


學僧依樣葫蘆,遵示照辦,過不多久,跑回來說道:「葫蘆口太小,我把鹽塊裝進去,它不化;伸進筷子,又攪不動,我還是無法開悟。」


禪師拿起葫蘆倒掉了一些水,只搖幾下,鹽塊就溶化了,禪師慈祥地說道:「一天到晚用功,不留一些平常心,就如同裝滿水的葫蘆,搖不動,攪不得,如何化鹽,又如何開悟?」


學僧:「難道不用功可以開悟嗎?」


禪師:「修行如彈琴,弦太緊會斷,弦太鬆彈不出聲音,中道平常心才是悟道之本。」學僧終於領悟。


 


世間事,不是一味執著就能進步的,讀死書而不活用,不能獲益。


留一點空間,給自己轉身;餘一些時間,給自己思考,不急不緩,不緊不鬆,那就是入道之門了。


 


每個人的業力都是從隱私當中的一些想法顯露出來的,不好的想法觀念放在心裡,久了就會變成臭水溝的水一樣臭。


你做這件事情,不是功,就是過,所以你的念頭,同樣不是功就是過,把你們的隱私,把你們的私心收起來並化掉,就會有光明面。


你們要種下好的種子在心裡,如果你種下的種子是不好的,生出來的東西會是好的嗎?


 


一個人的成功,如果他沒有受到磨煉,就沒有資格承受這樣成功的位子。


就像爬樓梯,一步一步地爬,你要有心理準備,要多高,要多矮,自己要踩得穩,今天你若心理建設不夠,即使爬上去了也還是搖搖晃晃。


所以,你若貪圖馬上成功,馬上比別人行,那你自己的心態就要調整調整!


 


處順境,心中要有個底,可不要在其中迷失了自我。


而逆境是在磨煉你的心智,讓你更成長、更有智慧。


你若能夠逆來順受,自然就能夠清涼無所掛罣。


 


是福、是禍,一切都早註定,修道只是保持平常心而已。


好的接受,不好的也接受,就像佛一樣的胸懷。


修道人不能永遠只希望處於平順的環境,若遇困難,要想辦法來解決。


 


事情總是有波折的,路走的越是平坦就愈不會去珍惜它,如做錯了遇上波折那印像就深刻了。


凡事不能操之過急,就好像愚公移山,只剩最後一畚箕,如不繼續把它完成,那這座山還是不會圓滿的。


 


沒有任何人的道路是平平坦坦的,一定會有坎坷、不平順出現。


人與人在一起,也會有不如意之時。


因為你們的心、你們的思想,沒有辦法完全一樣,所以要先調整自己、修養自己,不能處處要求別人來配合你,自己先修好,才能真正地影響別人。


人不經挫折,不會成長。挫折即成長的契機,所以當考驗來臨時,要歡喜地接受。


 


法無定法,所以考驗也沒存一定的考驗,各個都不同,所以一定要耐心地去接受它。


你受了打擊的時候,是不是很消沉啊?那麼你一旦消沉下來,就是等於打敗了你自己,前面的路就不容易走了。


所以,要有信心、要有勇氣,不管你遇到什麼樣的困難,都要存著積極的心理。


修道要修到沒罣礙,走到哪裡都能適應,都能心安理得,隨遇而安,都能把道繼續傳下去,如此就跟仙佛一樣雲遊四海,逍遙自在,不管困難與平順都能安然度過,安然的接受,這就是「仙」啊!


 


任何事情任何時候,你都要看清楚。


人有優點,也有缺點,你若只看他的優點,不看他的缺點,哪一天缺點被你看到了,你會覺得很失望,心裡好像受到打擊。


今天優點、缺點你都看到也能包容,你的心就能廣闊。


 


 


 


……網路文章……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Jason Tien 的頭像
    Jason Tien

    Tien Jason的部落格

    Jason T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