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若无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






文章作者:释照根
不明禅机,难成大业
       日本“经营之神”松下幸之助在95岁接受记者采访时说,“像我这样才能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比比皆是,我之所以能成功,其中关键一点就是对禅的领悟。”当时日本有个禅学家在聆听松下的言论后,总结了这样两句话,“不通禅理,生活乏味;不明禅机,难成大业。”松下电器从一个小作坊发展成国际企业,就是对这句话的最好诠释。
       禅法自达摩祖师传到六祖慧能以后,慧能的弟子根据老师的语录写了一本书,叫《六祖法宝坛经》,也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《坛经》。据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,毛泽东不管到哪里,《金刚经》和《六祖法宝坛经》这两部佛家经典是他必带的书。
       相传六祖慧能出身于樵夫,以砍柴为生,甚至不识字。有一次无尽藏比丘尼拿着经书问他,“这上面有个字我不认识,你给我讲讲”,六祖大师说,“你只有一个字不认识,我整本书都不认识”,当时无尽藏比丘尼非常诧异,“你整本书都不认识,怎么知道他的意义呢?”慧能大师说,“诸佛妙义,非关文字。”
       许多人从大学进入社会,觉得很多学过的知识用不上,以至于选择的工作往往和自己的专业不对口。这说明生活中有很多现实的东西,不是用语言文字可以去解释的,它需要去领悟,要识得禅机。科学研究表明,一个人生活品位、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智能的高低,如果智能赶不上,就算拥有再多金钱,他的品位也不一定高。而智能的高低又往往取决于人对自身认知的程度,对自己的智慧宝藏开发的程度。有一项科学发现表明,人对自己的潜能所运用的不足5%,还有95%可以开发。禅就是让人回归自己本有的宝藏,打开那95%。每打开一分,你的智能就比没有打开的人高一个层次。智能高一个层次,其他方面就相应水涨船高。
放弃是一种境界
       不仅仅是东方的禅宗在帮助人们开发智慧,据记载,希腊阿波罗神庙的庙墙上也有一句千古名言,“认识你自己”。什么叫认识?不是照照镜子一看,这就是我,那只是个幻影,是没有深度的。
       五祖弘忍大师为了把这个方法传承下去,曾聚集所有门人,让他们各做偈一首。谁的思想认识到位了,就把衣钵传给谁,让其成为第六代祖师。当时神秀绞尽脑汁,写下四句话,“身是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。时时勤拂拭,莫使惹尘埃。”曾几何时,人们在追求自我完善的过程中,或多或少地也运用过神秀大师的方法,以我们现在所认知的领域,相对来说是在二元世界,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。有了“二”以后,鱼和熊掌从来不能兼得,“得陇望蜀”就是对不知足人的一种讽刺。因为有了“二”,就有了选择,就有了取舍,有了对比,然后就产生了是非和烦恼。
       从佛法上讲,七情六欲通通都归入烦恼,有烦恼自然想远离,没有人愿意生活在烦恼的漩涡里,怎么办呢?那就“时时勤拂拭”,不断地充实自己,不断用其他方法来抵消。年轻人去“蹦迪”,年长者去酒吧,只能是寻求暂时的宁静,正如“抽刀断水”,“举杯消愁”一样,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因为灰尘每天都在滋生。所以古人云:“祛妄求真,如熄影劳行”。意思是说有个人站在太阳地里,觉得影子老是跟着他,感觉不好,想把影子去掉,于是拼命奔跑。但是不管他跑到哪里,影子都跟到他哪里,最后累倒在地上。这就是没有智慧的结果。
     “体妄归真,如处阴影灭”。尘世间的人们总是烦恼重重,想要祛除时却越祛越多,正如同“秋风落叶乱为堆,扫尽还来千百回,一笑罢休闲处坐,任他着地自成灰。”很多东西不如一笑罢休。
       六祖大师慧能还没有剃度时,听到有人念“身是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。时时勤拂拭,莫使惹尘埃。”觉得还不彻底。后来又做了一首,“菩提本非树,明镜亦非台。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。”这四句话被五祖高度认可,遂将大法和菩提达摩大师的袈裟一并授予慧能。
       两首偈语,一个在有形的二元世界里挣扎,另一个已经超出了二元对立的领域。所以佛法里常讲“不二法门”,就是其中的妙处。
       不同的选择表明不同的追求,不一样的追求必然代表不一样的选择。不管追求还是选择,能和别人不一样的,必然有他的高明之处。
超脱并非空对空
       佛法讲六度:布施,持戒,忍辱,精进,禅定,般若(智慧)。前五个与一切宗教相通,但只有佛教特别强调智慧。五度如盲,般若如目。般若就像眼睛一样,如果仅仅按照前五度去做,就像盲人一样。给乞丐布施,如果不分状况的施舍,表面上看你是在做好事,但却会让许多四肢健全的人成了懒汉。这就是没有智慧。
       一味地忍也不是佛教所要提倡的,所以在寺庙里你可以看到慈眉善目的观音,同时也可以看到怒目而视的金刚。观音菩萨不是总以慈眉善目的形象来度众生,有时会换一种形象。就像管理员工,有些人你心平气和地说,他会很自觉地完成任务,而有些人这样就不起作用,你必须对他大声呵斥,他才会主动自觉地完成他分内的事情。《六祖坛经》里说,“般若无形象,智慧心既似,若做如是解,自明般若界。”智慧是没有形象的,在我们待人接物上,那充满智慧的一颗心就是般若,能这样理解,就证明已经进入了般若的境界。
       有人觉得佛教讲四大皆空,既然什么都空了,人就没有积极的目标了,其实很多人没有正确认知佛教。佛法中什么都有叫空,不是什么都没有。李大钊曾经说,佛教的道理让他明白了宇宙人生的无常,但是大乘佛法不为自己求安乐,但得众生皆离苦的思想,让他投身到救国的洪流中。佛法中的“空”就如同“是非成败转成空”一样。从三皇五帝至今,不过是你方唱罢我登场,古来多少英雄汉,南北山头沃土泥。有形的东西正如金刚经上所讲,一切“如梦幻泡影”。古人讲,纵有良田千顷,食不过一斗,纵有广厦万间,睡不过五尺。拥有再多的财富并不一定就快乐,所以一个人的快乐并不在他拥有的多,而在于他计较的少。
       禅宗公案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:一个财主经常查看他的长工有没有偷懒的,有一次他发现一个小长工睡得非常香,他心里很不平衡,自己有这么多财产都不能像他这样睡觉,所以要让他睡不好。于是在小长工枕边放了两个银圆宝,小长工睡醒后发现了元宝,想来想去想不通元宝的来历,便把元宝藏匿到一个山洞里。可从那儿以后,小长工有事没事都要去洞口看看元宝还在不在,就再也没睡好过。
惜福还要增福
       最近人们常说频发的天灾人祸都在说明佛所说的无常,不管是“非典”、“9·11”,还是印度洋海啸,带给我们的都是对无常的认识。佛法讲的是因和果的问题。我们今天所能拥有的一切,不是无缘无故的,能够拥有现在的一切,肯定说明你是有福的。
       松下在用人方面有个原则:不用无福气的员工。有福和没福的人差别是很大的,奋斗的人成千上万,为什么成功者居少?这是因为一个人的成功除了他的勤奋以外,还有他的福气。这是与生俱来的东西,虽然很抽象但却很实在。四川佛教协会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调查:对同一辆火车上准备去广州打工的108个民工进行跟踪,结果发现有找到工作的,有的根本找不到;找到事情的安安稳稳生活,找不到的就被遣送回来;找到事情的有的人干了一年,拿着钱高高兴兴地回家,有的却拿不到钱。并不是五大三粗的都能找到事情,也并不是所有聪明伶俐的都能拿到钱。
       目标是一样的,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别?所以成功者首先要知福,知道今天的一切确实是有因果而来的。其次要惜福,近代高僧弘一大师曾说:“惜衣,惜食,非谓惜财,缘惜福。”即珍惜衣服食物,不是因为怕花钱,而是在惜自己的福。第三要增福,让自己的福祉不断的增加。增福的方法有很多种,比如希望工程,帮助弱势群体,这些都是在增福。最后更高层次的要造福。增福是有限的,造福是无限的。我曾斗胆把六祖大师的偈语略改了几个字:“菩提本非树,明镜亦非台,本来无一物,处处惹尘埃”。意在告诫大家要广修福德和智慧,而且要在尘埃中修,最终成为智非尘而不生,尘非智而不了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Jason Tien 的頭像
    Jason Tien

    Tien Jason的部落格

    Jason T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